【匹马当先出处于哪里】“匹马当先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行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、勇敢,走在最前面。这个成语虽然常见,但它的出处却并不广为人知。本文将从历史文献中追溯“匹马当先”的来源,并通过总结和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一、成语释义
“匹马当先”字面意思是“一匹马走在最前面”,引申为一个人或一方力量在行动中率先出击、勇往直前,起到带头作用。
二、出处考证
根据目前可考的历史文献,“匹马当先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。原文如下:
> “弇乃自将骑,径入贼营,匹马当先,所向无前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耿弇亲自率领骑兵,直接冲入敌军营地,他一人一马冲在最前面,所到之处敌人无法抵挡。
这里的“匹马当先”形象地描绘了耿弇的英勇和果敢,也奠定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。
三、相关人物背景
- 耿弇:东汉初年著名将领,曾跟随刘秀(即后来的汉光武帝)平定河北,立下赫赫战功。
- 历史地位:耿弇被誉为“云台二十八将”之一,是东汉开国的重要功臣。
四、成语演变与使用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匹马当先”逐渐从军事语境中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,用于形容个人或团队在某项任务中主动承担、率先行动的精神。
例如:
- 在创业中,创始人往往需要“匹马当先”。
- 在比赛中,领先者常常被称作“匹马当先”。
五、总结与表格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匹马当先 |
| 出处 | 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 |
| 原文引用 | “弇乃自将骑,径入贼营,匹马当先,所向无前。” |
| 成语含义 | 形容一个人或一方力量在行动中率先出击、勇往直前。 |
| 使用场景 | 常用于形容领导力、主动性、先锋作用等。 |
| 相关人物 | 耿弇(东汉名将) |
| 文化意义 | 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勇猛、果断和领导力的推崇。 |
六、结语
“匹马当先”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源于古代战争中的真实场景,经过历史沉淀,成为中华文化中鼓励进取、奋发图强的重要表达。了解其出处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