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鸦胆子是什么东西】鸦胆子,又称“苦参子”或“鸭胆子”,是苦木科植物鸦胆子(Strychnos nux-vomica)的成熟果实。在中药学中,它被广泛用于清热解毒、止痢杀虫等功效。由于其性味苦寒,常用于治疗肠道感染、痢疾、痔疮出血等症状。
一、基本信息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 
| 中文名 | 鸦胆子 | 
| 别名 | 苦参子、鸭胆子、鸦蛋子 | 
| 拉丁学名 | Strychnos nux-vomica | 
| 科属 | 苦木科 | 
| 药用部位 | 果实 | 
| 性味 | 苦、寒 | 
| 归经 | 大肠经 | 
| 功效 | 清热解毒、止痢、杀虫、止血 | 
| 主治 | 痢疾、痔疮出血、湿疹、蛲虫病等 | 
| 用法 | 煎汤、外敷、研末冲服 | 
二、详细说明
鸦胆子虽然药用价值高,但因其含有毒性成分——鸦胆子油和苦参碱,使用时需格外注意剂量和方法。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不良反应,甚至中毒。
在民间,鸦胆子常用于治疗慢性痢疾和痔疮出血,但现代医学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,避免自行用药。
此外,鸦胆子的种子外壳坚硬,内部含有一种黄色油质,具有一定的腐蚀性,因此不建议直接食用或接触皮肤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孕妇慎用:因可能对胎儿有影响。
- 儿童禁用:容易引起中毒反应。
- 外用时注意浓度:稀释后使用,避免刺激皮肤。
- 不可长期服用:易造成肝肾负担。
综上所述,鸦胆子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但同时带有一定毒性的中药材,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嘱,确保安全有效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