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亚斯伯格症候群】亚斯伯格症候群(Asperger Syndrome,简称AS)是一种自闭症谱系障碍(Autism Spectrum Disorder, ASD)的类型,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困难、重复行为和兴趣狭窄,但通常没有明显的语言或智力发育迟缓。该病症由奥地利儿科医生汉斯·亚斯伯格(Hans Asperger)于1944年首次描述,因此得名。
虽然亚斯伯格症候群在2013年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》第五版(DSM-5)中被归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范畴,不再单独作为独立诊断类别,但在日常交流和研究中,“亚斯伯格症”仍常被使用。
以下是对亚斯伯格症候群的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定义 | 一种自闭症谱系障碍,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、重复行为和兴趣狭窄,通常不伴随语言或智力发育迟缓。 |
发现者 | 汉斯·亚斯伯格(Hans Asperger),1944年首次描述。 |
主要特征 | 社交互动困难、刻板行为、兴趣狭窄、感官敏感、语言能力正常或较强。 |
诊断标准 | 在DSM-5中被归入自闭症谱系障碍,不再单独分类。 |
与自闭症的区别 | 亚斯伯格患者通常无语言或智力障碍,而典型自闭症可能有语言和认知发展迟缓。 |
常见表现 | 难以理解非字面语言、难以建立人际关系、对特定话题极度专注、对环境变化敏感。 |
治疗方法 | 行为疗法、社交技能训练、语言治疗、职业治疗等。 |
支持系统 | 家庭支持、学校适应、心理咨询、社会融入项目等。 |
总的来说,亚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种神经发展性障碍,影响个体的社交沟通和行为模式,但并不妨碍其在其他领域的潜力发挥。通过适当的干预和支持,许多亚斯伯格人士能够过上独立、充实的生活。